在影视行业迈入精品化提质加速期的成熟阶段,分账剧赛道,也成为了平台深耕精品内容的一大重要阵地。6月25日,“启幕新章·共赴未来”腾讯视频分账剧论坛在上海举行。业内人士就盈利模式、规则升级和内容创新进行探讨。
分账剧赛道如何盈利,
长短一体,共荣共进
所谓分账剧,指的是由影视公司投资、拍摄、制作,根据视频网站会员的播放情况来计算片方收益的剧集变现新模式。
在微短剧方面,腾讯视频持续断层式领跑,上半年9个项目分账票房突破千万,包揽了第三方行业榜单头部席位,其中《见好就收》与《执笔》更是取得了分账票房超2000万的喜人成绩。在分账剧方面,《披荆斩棘的大小姐》以4000万票房位居2024年至今最高分账票房。
李啦在发言中围绕分账剧市场的最新趋势洞察,从三大维度分享平台关于如何助力分账剧实现盈利的“三好”赋能思考:好内容是生命线,重视营销飞的更高,好的素材事半功倍。
李啦指出,好内容不分长短,分账剧赛道应当“长短一体,共荣共进”。对于创作者来说,应该核心关注三大能力:故事为核、挖掘差异、做出长板,发挥出各自的内容特色。以“好内容”为生命线,腾讯视频配备专业的制片人队伍,全方位为创作者保驾护航。在“好营销”方面,腾讯视频营销团队基于营销数据库和营销灯塔体系,助力好内容飞得更高,与用户产生深度共鸣。针对“好运营”,腾讯视频运营团队坚持高标准、高转化思路,通过好的素材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助力项目热度持续攀高。
携手共赢,
网络剧分账规则升级
腾讯视频网络剧分账规则的升级是此次分账剧论坛的重磅发布模块,李啦基于“好内容即消费”的主张,提出腾讯视频将努力为创作者提供一套公平、透明、灵活的分账政策,让创作者对内容的用心付出能够得到更丰厚的回报,并明确阐释了三个方面的升级:
首先,无平台定级,平等对待每一部作品,持续建立策略透明、合作透明、数据透明的合作环境;其次,会员分账部分,从原来单一评价体系升级为采用会员观看时长+会员拉新激励的组合收益模式,进一步扩大片方的收益规模;此外,对于分账金额超过千万的独播项目,腾讯视频的分账周期将从6个月自动延长到1年,把长尾收益让利给创作者,助力更多头部分账剧集树立标杆作用。
行业翘楚汇聚一堂,
共话分账剧创作之道
对于分账剧而言,作品收益与观众反馈紧密挂钩,商业回报直面市场检验。正如腾讯在线视频影视内容制作部银河工作室负责人曹睿在主持时说:分账剧作为C端的内容产品,剧本、制作、营销、运营,所有环节都不能少,都要精益求精。一部剧集的成片完成,意味着与用户的对话才刚刚开始;一部剧集的收官,也需要经验的沉淀与复盘,才能为下一部剧集打开更好的思路。锚定目标用户,深耕垂类赛道,将有新意的精品内容展现给观众是行业的共同努力目标,平台与创作团队也在潜心内容打磨的共创过程中,实现与观众的双向奔赴。
《执笔》总制片人、皓源文化创始人宗楠指出微短剧内容需要“真下沉”和高立意,微短剧的“下沉”是与“悬浮”相对,是“放下姿态,融入生活,讲鲜活的故事”,她也在分享中提及具有“新鲜气”的《执笔》能够进入“十分剧场”,获得平台背书,是《执笔》能够成为爆款的第一步。《我叫白小飞》导演王传淋则从小众IP题材的改编打磨过程,分享与平台的共创经历,表示微短剧尚有广阔的细分题材领域有待开拓,保持新鲜感、多样化的内容,未来才能吸引更多观众。
《风月无边》导演张敖也分享了IP改编创新的思路,指出“风月是由腾讯视频火星计划筛选的IP,平台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故事基础和机会”, 她从“氛围感”和“美学”两大关键词切入,展现出如何突破固有题材的刻板印象,挖掘“常规”题材的不同魅力。
激发内容新活力
在分账剧赛道,好的IP是优质故事的重要“源头”,也成为了多元化内容创新升级的抓手。腾讯视频高度重视IP内容的开发与影视化进程,通过与IP作者紧密合作协同创新,最大化释放优质IP的艺术价值与市场影响力。《夺娶》原著作者、七猫中文网签约作家二月春在分享中指出,微短剧能够以独特的视听语言,将文字的意境转化为直观而强烈的情感冲击,呈现出长篇古言与微短剧的完美融合魅力。故事的可看性与微短剧形式的匹配度,促使《夺娶》和腾讯达成了微短剧分账合作,让作品获得了另一种生命。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校对 王菲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短剧视界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duanju.meiwujie.cn/314.html